-
在对外势力上薄弱的宋朝,在哪些方面做得比唐朝好?
宋朝其实让人有些爱恨两难,单说它推崇文人的地位,而极力压制武将,就可以算作一条亡国的因素了。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认为,如果唐宋是两个同时存在的政权,打起仗来,唐朝的胜算可能会更大一些。然而,宋朝前后延续了三百多年,比唐朝的时间还要长,这样的宋朝,当真一点也比不过唐朝吗?
2021-01-21
-
五代的传奇人物,李从珂是如何靠大哭夺得帝位的?
五代时期,由李存勖在父亲基业上创立的的后唐帝国,疆域最为鼎盛,这个只存在13年时间的王朝,却留下了不少的狗血故事。其中,后唐几位皇帝之间的自相残杀,更是一出皇室争权夺利的闹剧。
2021-01-21
-
历史上继位最坎坷的皇帝,刘询到底经历了什么?
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可做起七言古诗来也是反复致意,重重感叹间有百转千回之感。尤其他的《行路难》的最后两句“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后面隐藏着一位汉朝皇帝的深情往事。
2021-01-19
-
清朝皇后每年有一千两俸禄,相当于多少人民币了?
很多人都对皇宫有一种偏见,他们认为只要进入皇宫便不愁吃不愁喝,想要啥都有。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皇帝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虽然挣得多,但是花的也多,一不精打细算,整个皇宫里的人都有可能挨饿,所以皇帝对钱的管理还是很细致的。
2021-01-19
-
李白是怎么为自己谋取官职的?他为什么没有参加科举?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成型时期,这种萌芽于南北朝时期的新型人才选拔制度,一直被沿用了一千多年,甚至现在的各种考试,也都是科举的后续发展。而诗仙李白,他所生活的时代就是科举制度一步步完善的时期,他本人又十分热衷于做官,想尽办法也要跻身仕途行列。但是有一点很奇怪,爱做官的李白为什么没有参加科举考试?难道他是要树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吗?
2021-01-12
-
孙权建立吴国后,性情大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是一个不仅后世人羡慕,当时连曹操都羡慕的人才,尽管自己有曹植这样才华横溢的儿子,还是要感叹一句,生儿子就应该像孙权这样才行,可见孙权的才能的确超乎寻常。不过,孙权死后,距离吴国灭亡,中间又隔了好几代君主,为什么有人认为,孙权还需要为吴国的灭亡负责呢?
2021-01-12
-
春秋战国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 期间为何会出现诸子百家的现象
春秋晚期到战国的三百年间,中华文明迎来一次璀璨的升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诸子百家是后人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实际上远不止百家。《汉书·艺文志》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隋书·经籍志》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2021-01-12
-
-
大清灭亡后,八旗子弟都在哪里去了?
八旗子弟,指的是清朝将士的后代,八旗是清初军队和户籍的编制制度,分为正红、正黄、正白、正蓝、镶红、镶黄、镶白、镶蓝八旗。
2020-12-29
-
-
揭秘:无依无靠的刘恒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刘邦死后,他的儿子继位了。不过大权逐渐落到了吕后手中,尤其是在汉惠帝死后,吕后以及众多吕家人更是为非作歹,最终引发了诛吕战争,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等人粉碎了诸吕势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2020-12-16
-
-
-
古人也爱吃火锅,乾隆曾一个月吃了60次火锅
操作简单、菜品丰富、场面热闹的火锅可谓现代人聚餐时的首选美食,其实古人也爱吃火锅,乾隆就是标准的“火锅控”,曾创下一个月连吃六十多次火锅的记录。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古人请你吃火锅,凭当时的物质条件,你能吃过瘾吗?
2020-12-08
-
宋朝时期,寒门出贵子的现象为何非常多?
科举制虽在唐代基本定型,但并不是成绩决定一切。一个人能否高中,不仅与他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风评、外貌、口才等密切相关,更为关键的是“行卷”与“公荐”。所谓“行卷”,就是考生在考前将自己写的诗文送给达官显贵,以求他们推荐自己;而“公荐”则是公卿大夫向主考官推荐人才。
2020-12-08
-
曹操的实力比刘邦大的多,为何却没能统一三国呢?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非常频繁,将才辈出的年代。四大名著中就有关于描写三国时期的三国演义,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使人们对三国的历史充满了兴趣。只是其中的大部分章节都是作者结合历史而想象出来的,而且为了增加可看性,写了许多与现实历史不一样的情节。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塑造成了一个奸佞小人,而刘备则是汉世的正统继承人,立场是偏向于刘备的。
2020-11-30
-
三国中孙权势力不弱,为何感觉孙权没有曹刘有存在感呢?
孙坚在黄巾起义时因军功积累一直做到长沙太守。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向江东发展,公元196年,东汉朝廷封孙策为”吴侯”。孙策死后,其弟孙权接掌兵权。公元220年,曹魏建立,曹丕封孙权为“吴王”。
2020-11-3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