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公布2021年高招加分细则 照顾对象与往年基本相同
10月31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了解到,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照顾对象审核办法(以下简称审核办法)日前公布。根据审核办法,烈士子女以及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2020-11-03
-
辽宁新高考第一年 高三考生如何备考?
2021年是辽宁省实施新高考录取的第一年,如何积极备考?日前,沈城不少高中召开了2021届高考动员大会,记者从中也读到了不少新高考第一年的备考信息。对于政策的变化,这届高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打有准备之仗。
2020-09-08
-
家校携手研究新高考政策,为孩子未来发展助力
河北等地"3 1 2"新高考改革政策实施,国家对人才培养模式和科学选材做了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调整,建立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3 1 2"的新高考模式就是在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外,考生还要在确定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科目时,在历史和物理中选择1门,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
2019-11-26
-
北京2020年异地高考政策公布 可申请考高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46号)精神,根据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京政办发〔2012〕62号),制定本实施办法。
2019-09-26
-
湖南公布新高考3 1 2选考科目要求 分首选再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19〕8号)精神,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各普通高校按照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3 1 2”选考模式要求,确定了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已经学校主管部门
2019-07-26
-
河北率先公布3 1 2模式选考科目要求 分首选和再选
7月11日,河北省教育厅网站公布新高考3 1 2模式《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说明》,河北成为第三批高考改革地区中率先公布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省市。
河北选考科目要求以本科专业或专业类为单位设定首选科目要求、再选科目要求。首选科目要求包括仅物理、仅历史、物理或历史均可3种,再选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根据再选科目数量,
2019-07-12
-
教育部发布2019年第1号留学预警
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发布2019年第1号留学预警。针对一段时间以来,中方部分赴美留学人员签证审查周期延长、有效期缩短以及拒签率上升,对中方留学人员正常赴美学习或在美顺利完成学业造成影响的情况,预警提醒广大学生学者出国留学前加强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做好相应准备。
2019-06-05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的通知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部署要求,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我部决定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1.逐级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行政区域内校外培训机构再次进行全面摸排,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选取重点区域进行摸排,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019年6月15日前完成。
2019-06-05
-
-
教育部关于组织2019年度军事课骨干教师研修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军事课教师队伍,着力提高军事课教师专业能力,根据《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教育部决定继续依托军事院校举办2019年度军事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19-05-22
-
确保2019年高考各项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实施
今天,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高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全面动员和部署做好2019年高考安全工作,确保圆满完成考试招生各项工作任务。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孙力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宝生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考工作,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高考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8年,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全国考试招生系统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推动考试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呈现出新的气象。
2019-05-08
-
教育部:今年高考报名超千万人 严禁宣传高考状元
5月6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做好2019年高考安全工作。
"今年是政治大年、改革大年,高考报名人数超过千万。" 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各地教育部门要确保2019年高考安全、平稳、有序实施。教育部再次强调,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引导社会正确认识高考。
2019-05-08
-
教育部:2019高考将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察
根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2019年高考命题要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察,推动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地落实,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同时,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积极推广上海市、浙江省在以招促考、以考促教、以教促学改革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及时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要加强改革协同,积极借鉴试点经验,完善具体举措,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2019-04-24
-
教育部开展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通知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为中西部乡村地区造就一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决定启动实施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2019年在安徽、河南、陕西、甘肃等四省先行试点。
2019-04-10
-
三部委发文:下月起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与学生共进餐
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昨天共同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从4月1日开始执行。
近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公众高度关注。很多网友建议效仿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实行学校校长与学生共同进餐的制度。昨天公布的《规定》对这一呼吁作出了回应。
2019-04-03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近年来,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和历史性突破,有效缓解了"择校热",对规范教育秩序、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进一步巩固成果、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现就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如下。
2019-03-26
-
三部门:中小学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等食品经营场所
由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近日公布,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2019-03-14
-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线上线下综合治理校外培训机构
今天上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两会第四场"部长通道"回答记者"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有关问题时表示,减负遇到了新问题,战场转移了,方式变异了,教育部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下一步将线上线下综合治理,一定要把负担过重的问题治理好。
陈宝生说:"去年2月,教育部联合四部门出台治理整顿校外培训的文件。从那时开始,我们分四个阶段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综合治理。"
2019-03-14
-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课业负担过重,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
陈宝生在两会第四场"部长通道"回答记者"如何看待学校减负、社会增负,老师减负、家长增负的问题"时表示,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多因一果的综合征,要多方面发力来综合整治,不管是政府、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要尊重教育规律,把学生的这一张白纸,交给老师,让老师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陈宝生表示,我们讲的是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问题,不是不要负担,没有负担中国教育将会怎样?全是负担中国教育会是怎样?教育本来就是负重前行的事业。我们现在进行的就是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问题。这些年教育部高度重视减负问题,陆续出台了一些治理措施。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号称史上最严减负令--"减负30条",这就是综合治理的措施。
2019-03-14
-
教育部:将明确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和QQ等布置作业
此前,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
近日,教育部回复称,"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
20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