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则天为什么喜欢造字?她创造了哪些字?
很多人都有名流千古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名字和自己的事迹,能够载入史册,但是历史上,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人物,似乎非常之多,但他们都是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才流传下来的。
2021-02-26
-
大清嫔妃脚上穿的“花盆底”有什么作用?只是为了美观吗
现代女人为了美观,使站姿、走姿更富有风韵,婀娜多姿,穿上了高跟鞋。其实,我国高跟鞋的历史,要追溯到2200多年前的周朝,在《玉台新咏》中,也有关于高跟鞋的相关描述,如“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
2021-02-26
-
-
动物有数学概念吗?幼仔丢了一个,它知道吗?
动物是否有数学概念,是一个非常玄乎的问题。
如果说动物会数学,但是它们不会数数;
如果说动物不会数学,那我们却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会做“加减乘除”的动物。
2021-02-23
-
-
-
如何做一名新课改下的优秀物理教师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物理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教师的素质深刻影响着课改成果的巩固与进一步深化。为了达到改革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应有以下能力。
2021-02-04
-
秦国能一统天下的最大的功臣是谁?他有多厉害?
秦始皇完成全国统一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时的秦国已经通过改革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在战胜赵国以后基本就已经宣告统一大业迟早是要完成的,不过谁才是秦朝完成统一的最大功臣呢?秦国能带兵打仗的能人很多,但是立下关键战功并不是每个人都行,只可惜他死的比偶较早,如果还活着估计也没项羽什么事了。
2021-01-27
-
黄巾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之祸,是东汉晚期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
2021-01-27
-
如果郭嘉没那么早去世,他是否能阻止司马懿?
郭嘉的死一直让很多人感到遗憾,因为能和司马懿同场竞技的好像也就只有郭嘉了。那我们就来推测一下,如果郭嘉和司马懿活的时间一样长就能阻止司马懿篡位么?司马懿靠的是隐忍,
2021-01-27
-
宋朝科举考试录取率那么高,背后是什么原因?
#一千个细节还原宋朝#宋代汪洙的《神童诗》中有这样四句: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其实这四句诗说的是人生的四大喜事,丰收,友情,爱情,功名样样遂心,
2021-01-21
-
在对外势力上薄弱的宋朝,在哪些方面做得比唐朝好?
宋朝其实让人有些爱恨两难,单说它推崇文人的地位,而极力压制武将,就可以算作一条亡国的因素了。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认为,如果唐宋是两个同时存在的政权,打起仗来,唐朝的胜算可能会更大一些。然而,宋朝前后延续了三百多年,比唐朝的时间还要长,这样的宋朝,当真一点也比不过唐朝吗?
2021-01-21
-
五代的传奇人物,李从珂是如何靠大哭夺得帝位的?
五代时期,由李存勖在父亲基业上创立的的后唐帝国,疆域最为鼎盛,这个只存在13年时间的王朝,却留下了不少的狗血故事。其中,后唐几位皇帝之间的自相残杀,更是一出皇室争权夺利的闹剧。
2021-01-21
-
物理教学的情景设计
物理概念的建立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基于生活经验形成了大量的经验性常识,有正确的、有错误的也有模棱两可的。教师应倡导学生多体验,用物理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用物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用物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就会逐渐的达成。
2021-01-21
-
物理教育的功能
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物理学包含了各门科学学科中采用的典型科学方法,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获取经验真实的观察、实验方法,总结经验事实和验证理论的归纳推理方法,提出、表达理想的数学方法和演绎方法等。
通过对物理学的学习、科学方法强调,学生掌握了最根本、最典型的科学方法。对于方法的掌握,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意义不局限于物理学本身,而会让人表达更有条理,思维更清楚,不仅体现在处理科学问题时,处理其它社会生活问题也会呈现这样的特点。
2021-01-20
-
历史上继位最坎坷的皇帝,刘询到底经历了什么?
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可做起七言古诗来也是反复致意,重重感叹间有百转千回之感。尤其他的《行路难》的最后两句“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后面隐藏着一位汉朝皇帝的深情往事。
2021-01-19
-
清朝皇后每年有一千两俸禄,相当于多少人民币了?
很多人都对皇宫有一种偏见,他们认为只要进入皇宫便不愁吃不愁喝,想要啥都有。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皇帝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虽然挣得多,但是花的也多,一不精打细算,整个皇宫里的人都有可能挨饿,所以皇帝对钱的管理还是很细致的。
2021-01-19
-
-
-
李白是怎么为自己谋取官职的?他为什么没有参加科举?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成型时期,这种萌芽于南北朝时期的新型人才选拔制度,一直被沿用了一千多年,甚至现在的各种考试,也都是科举的后续发展。而诗仙李白,他所生活的时代就是科举制度一步步完善的时期,他本人又十分热衷于做官,想尽办法也要跻身仕途行列。但是有一点很奇怪,爱做官的李白为什么没有参加科举考试?难道他是要树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吗?
2021-01-12
加载更多